泡壓法膜孔徑分析儀是一種基于氣液驅排原理的專業儀器,用于精確測定多孔材料的孔徑分布、最大孔徑、平均孔徑、最小孔徑及氣體滲透率等參數。其核心是通過測量氣體通過潤濕膜時的壓力變化,結合數學模型計算孔徑結構,為材料性能優化提供關鍵數據。
一、原理
潤濕與壓力驅動
將膜樣品用高潤濕性液體充分浸潤,液體因表面張力填充膜孔道。向膜一側施加逐漸增大的氣體壓力,當壓力超過某孔徑內液體的表面張力產生的壓強時,液體被推出,氣體通過該孔道。
雙曲線分析
測量干燥膜與潤濕膜的壓力-流量曲線,對比曲線差異計算孔徑分布。潤濕膜曲線中,流量隨壓力升高而突變的位置對應不同孔徑的開啟。
二、特點
操作便捷與自動化
全自動真空助潤:加速浸潤過程,提高效率50%以上。
智能控制系統:內置工控電腦,支持語音提示、數據存儲與打印,兼容Excel導出。
多樣品池設計:適配平板膜、中空纖維膜等多種形態,支持定制。
安全與耐用性
金屬一體化管路:減少漏氣點,耐高壓與腐蝕。
自動恢復大氣壓:防止樣品飛濺,保護操作人員安全。
應急處理系統:斷電或故障時自動恢復,保障測試連續性。
三、應用領域
工業生產
電池隔膜:優化孔徑分布,提升鋰離子電池安全性與充放電效率。
水處理:檢測反滲透膜、超濾膜孔徑,確保海水淡化與廢水處理效果。
食品工業:控制膜分離工藝(如脫脂、澄清),提高產品純度與產量。
醫療器械
血液透析膜:精確測定孔徑,防止大分子毒素泄漏或紅細胞穿透。
過濾器:驗證醫用口罩、呼吸器濾材的過濾效率與安全性。
環境工程
空氣凈化:分析濾材孔徑,評估PM2.5捕獲能力。
土壤修復:檢測多孔材料對污染物的吸附與滲透性能。
科研領域
納米材料:測量納米多孔金屬、陶瓷的孔徑分布,指導催化劑載體設計。
能源研究:優化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的孔結構,提升能量轉換效率。